猫眼电影 > 资讯正文

《猎毒人》天毅:90后导演的“创新”与“个性”

猫眼电视
 10275 次阅读

90后导演天毅执导,于和伟担任艺术总监并主演的现实主义缉毒题材大剧《猎毒人》将于今晚收官,该剧题材的特殊性和深刻的现实性获得了公安部的发文肯定,诸多实力派演员演技在线也颇得好评,在播出之后反响热烈,收视口碑一路高涨。近两年《湄公河行动》等影视剧的出现让市场更加重视缉毒题材,如何将缉毒题材影视剧做到深入人心成为一个难题。速成速配的流水线化出产,其配方大约都是流量明星、虐心情节、唯美画风、优异渠道等。这样的“快餐式电视剧”虽然会拥有一大票观众基础,却很难让人印象深刻。导演天毅将创新进行到底,以创造“非快餐式电视剧”为目标,通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尝试,打造了《猎毒人》这样有情节、有情感、有情怀的现实主义缉毒佳作,他善于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融入到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尽可能拓宽创作空间,个性十分鲜明,而他本人对于电视剧创新的想法也令人印象深刻。


猎毒人今晚收官 - 复件.jpg


谈题材:聚焦于“人”的缉毒行业剧

Q:《猎毒人》属于现实主义题材缉毒剧,与其他的同类型电视剧相比,您觉得《猎毒人》的亮点和优势是什么?

A: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以平民为主人公的缉毒题材电视剧,在我国99%的缉毒剧主人公都是警察。从平民切入多了很多的戏剧性,吕云鹏这个人物前期的很多行为都算得上是“花样作死”,在和小毒贩的周旋到挑战大人物的过程中,他就像“升级打怪兽”一样逐渐成长。他的很多选择影响了剧情,而不是案件推着他走,所以《猎毒人》这部剧的亮点就在于,我们的侧重点是体现人物的成长,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聚焦于“人”。

 

Q:现实主义题材剧目前已经成为了荧屏主流,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A: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有了网络这个环境,以前没有网络,电视台不愿意做这个题材,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非常不喜欢,因为现实主义里面会有一些比较残酷、比较现实的东西,有些人就喜欢活在幻想中。现实主义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一些实力派演员,前两年市场是鲜肉当道,所以有些就做不好。随着观众们审美提高,大家最终还是看品相和核心的东西,而不是外表和口号化的东西。

 

Q:对于现在强调的电视剧“兼具艺术文化与商品市场”的标准您是怎么理解的,《猎毒人》是怎样实现这个标准的?

A:我们希望通过生动具象的形式告诉大众毒品的危害,这是社会意义。我们把大量的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了制作上,包括搭的景、演员的服装等等都很讲究,在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先不说这个戏内容怎么样,至少看着就比较严谨,是比较高水平的制作,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包括演员演技的支撑,可以证明我们的品相,绝对是可以站在市场比较高的位置上的,这是艺术价值。

 

以创造“非快餐式电视剧”为目标 - 复件.jpg


谈拍摄:前期是“体力活”,后期是“智商战”

Q:剧中于和伟老师饰演的吕云鹏卖掉了自己的专利去给大哥报仇,到最后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功勋卧底,您对这个人物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评价?

A:吕云鹏是非常生动的一个角色。前面是“体力活”,面对小喽啰他用不上智商,光靠体力和钱就可以简单粗暴地战胜他们。他化学博士的身份设置是因为在中后期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期进入到境外,毒枭的内部卧底是需要用智商头脑去周旋的,“体力活”完全失去了作用。在中间我设置了一个小过渡,就是他用钱贿赂一个小保安失败了,那是他在明山第一次发现钱没有用,那是一个小小的转变,越来越接近真相,钱在慢慢失去作用,钱不是万能的。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句话是在吕云鹏这个人物逐渐成长之后才被反映出来的,前面都是铺垫,后面才到达戏剧高潮。在20多集开始让人有种猝不及防的感觉,节奏和各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是顺着人物的成长和面临的环境去设置的戏剧冲突和故事框架,在后面吕云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抉择,和徐峥、王劲松等人的高智商较量,越来越烧脑,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

 

“兼具艺术文化与商品市场” - 复件.jpg


Q:选角方面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呢?

A:最主要的当然是“合适”,我们想做反差,目前来看是很成功的,无论是赵毅还是蝎子,都给了网友很大的惊喜,以往徐洪浩的角色都是白面书生、一脸正气,这个戏打破了传统,让我们看到了演员身上的韧性。“魏海”这个角色刚开始定的是比较邋遢的形象,但是选角的时候考虑,这种警察形象太过于脸谱化,所以最后反过来选择了一个高颜值演技又扎实的演员,他有着卧底在毒窝里的过去,这和他的外表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以我们综合考量之后就找到了张丹峰,张丹峰很阳光很温暖,他身上有我与于和伟对魏海这个人物要求的东西。

Q:《猎毒人》在视听语言和艺术风格上进行了哪些创新性的探索?

A:为了区别传统商业剧,《猎毒人》没有强情节,快节奏,在很多地方都有创新。作为导演我也有一个电影梦,我不想在长期电视剧的环境中忘掉我在电影上的想法、镜头语言等等,所以我一直在做试验,将电影化的语言、叙事状态、叙事手法融入到电视剧中,比如剧中的很多长镜头,在创新方面我做了很多试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失败的就都变成了网友吐槽的点。演员的演技足够支撑起很多戏份,他们给了我很多自信和基础,我更多是做好忠实的记录者。我想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来呈现,所以很多镜头都是连贯的,会使观众有代入感。《猎毒人》整个后20集的内容全部发生在境外,发生在一个虚拟的国家,这个我相信在任何一个电视剧里都是没有的,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环境,观众们看起来一定会有新鲜感。

我一直在尝试创新,有人问我到底属于什么风格,我说我没有风格,因为我一直在变。


高颜值演技又扎实的演员 - 复件.jpg

 

Q:在拍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呢?

A:一个是气温和环境很艰苦,在常州拍摄的时候是冬天很冷,但是戏是发生在云南边陲,所以不能穿太厚的衣服,演员老师们很痛苦。尤其是女演员,因为镜头太高清,所以容易捕捉到穿隐形丝袜的镜头,他们只能都脱掉。还有就是戏特别散,场景量特别大,常州、南京、西双版纳、老挝、缅甸、曼谷等等,有的场景只能搭建,剧组到处翻山头下沟寻找最佳地点,最后总结一共搭了70个场景,美术组很崩溃,因为挑战太多,又有那么多民族地域的色彩设计。尽管是这样,这个戏杀青之后,大家却都有一种成就感、愉悦感和满足感。这是考验一个团队默契的过程,大家互相配合,相互信任,虽然过程有痛苦,但是痛并快乐着,所有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谈个人:导演要跟上时代,跟上观众的审美

Q:于和伟老师不仅是这部电视剧的主演,还是艺术总监,和于老师合作有什么感受和心得?

A:与和伟老师合作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杀青的时候我们两个在河边一边喝酒一边感慨,没说什么话但是拥抱了三四分钟,情绪都在这里。


所有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 复件.jpg

 

Q:作为90后新生代导演的佼佼者,您对于中国青年导演这个群体是怎样看的?

A:现在受众慢慢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团体在制作戏,我们确实和老一辈的导演在创作理念和表演方式上都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受到欧美的影响比较大,观众们对全世界的作品都有涉猎,所以年轻一代导演如何去把东西做给年轻观众看,确实是挺难的,因为观众一直在进步,他们的审美更新换代太快,所以我们一定要“恶补”,努力去跟上观众的思维,跟上市场。

 

Q:《猎毒人》里面云集了很多实力派演员,比如侯勇、吴秀波等等,您在拍摄过程中,和这些前辈合作的感受是什么?

A:作为一个导演看到这些好演员在一起演戏感觉很“爽”!因为他们的表演不光是到位,甚至是超出了原来的设想,这是很惊喜的。同时我也很有压力,因为这些演员都是叔叔辈分的,毕竟我是导演,所以在现场觉得哪里不合适我也会去说,刚开始觉得压力很大,后来觉得大家也都是为了创作,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所以也就畅所欲言了。

谈意义:拍出有情节、有情感、有情怀的现实主义佳作

Q:在您心中《猎毒人》是个怎样的存在呢?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A:《猎毒人》在我心中像是“出嫁的女儿”,我花了很多的心血来创造它,非常期待它的市场反应。《猎毒人》不是传统的刑侦剧,因为很多人看到刑侦的题材是很抗拒的,所以它的受众面比较广,年轻人老人都喜欢看。我特别不喜欢用标签把它框在一个框架里,它不是一个“快餐式的电视剧”。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观众喜欢看简单明了、上来就给结果的剧,我们不去排斥他,因为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娓娓道来的电视剧。我会经常看网上观众对作品的评价,他们给我的建议我都会欣然接受,希望能在后面的戏里会有更高的提升。

 

努力去跟上观众的思维 - 复件.jpg


Q:您想通过《猎毒人》来起到什么作用呢、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A:一个是禁毒,一个是对缉毒警察表示敬意。我们只知道口号式的东西,比如从小都知道远离毒品,毒品有害。但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毒品到底是什么,毒品危害到底是什么。越是提防它就越是要了解它,《猎毒人》用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出毒品使人堕落,生动的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告诉观众,这总比枯燥的口号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不是在“吹嘘”也不是在“讴歌”,是真真实实想“贴地气”地告诉人们毒品的危害。

相关电影
  • 猎毒人

    猎毒人

    6.7

    主演:于和伟,张丹峰,侯梦莎

  • 相关影人
    热门评论
    • YuK707961677
      上海
      期待上映
    • _qqw4f1435502895
      深圳
      豆瓣这么低分还口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