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航天事业的兴衰
Horizon - Red Star in Orbit: The Invisible Spaceman
暂无评分
纪录片
英国 / 60 分钟
1990-12-07英国上映

这是我记录的第0部影视作品

炫耀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美两国在太空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竞赛。50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在加利福尼亚新成立的兰德军事研究所还断言,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将“在军事和科学方面都成为领袖国家”。 在这场竞争中,苏联从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1号”。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乘飞船环绕地球成功。 谈到遨游在太空的各种航天器,不能不提到被称作“人造天宫”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原设计使用寿命5年。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飞行了13年,仍然状态良好。13年来,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就600多个项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共有26组,100多名宇航员和科学家到“和平”号空间站工作过。1994—1995年,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在太空连续生活438天的飞行纪录。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国家财政拮据,无力负担“和平”号继续飞行所需要的费用,“和平”号不得不中断自己的使命。1999年8月27日,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最后一批3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返回地面。目前这座“人造天宫”正处于无人状态飞行,它将于明年2月坠入太平洋。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其中最为惨烈的事件是1971年前苏联发射“礼炮二号”空间站,三名宇航员在返回时因座舱漏气全部窒息死亡。 前苏联在登月方面也不甘寂寞,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但是仍然在月球探测方面雄心勃勃。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同位素氦—3。氦—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为贫乏,而在月球上却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俄罗斯的探测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前两个阶段主要是绘制月球全图、发射月球车采集月球岩石运回地面进行分析,以确定矿物含量和矿藏所在地。第三阶段则是在2010年后建立月球基地,研究月球采矿工艺。

全体演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