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山》比《喊山》多的不仅仅是一“点”
文/杀手里昂 最近,《喊·山》的片方遇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因为片名与2013年的一部电视电影《喊山》同名,区别仅在于前者的片名中间多了一“点”,所以,片方担心影院工作人员在录入影片信息时,将“喊·山”误输成“喊山”而造成排片错误票房流失,特意写了一篇致影院经理的一封信——请给《喊·山》多一“点”支持。 其实,《喊·山》与《喊山》都是改编自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说,在故事情节上也大致类似。说实话,2013年的电视电影《喊山》拍的也不差,就是一个小成本农村题材文艺片,故事情节相对平淡,但也算质朴动人。而多了一“点”的《喊·山》却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它比《喊山》多的可不仅仅是这一“点”。 《喊·山》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0年代的小山村,但是影片并没有拘泥于山村荒蛮破败的描述,相反,影片最大的突破是,在这样一个山村图景中,试图用干净唯美的影像语言去打造一种商业质感。 从影片的制作团队便可看出导演的野心,马来西亚的美术指导,法国的配乐家,墨西哥的摄影师,用这种国际化制作团队来拍摄一部发生在中国山村的故事,很明显就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这种陌生化的创作方式无疑会碰撞出更多火花,也让这部电影区别于我们之前看到的中国农村电影对于农村的描述,片中的有些山村镜头就像油画一般,干净唯美。 《喊·山》没有像过去中国农村电影那样去贩卖苦难,山村也只是故事发生的一个舞台,甚至上世纪*0年代的时代背景,导演也做了模糊处理,没有给观众太强烈的年代感,这样做的用意是为了让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影片的故事和人物中去。导演只是想在这样一种极致的环境中去讲述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只不过在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背后隐藏着一段不可告人的罪恶的历史。 所以,尽管是在这样一个山村故事的背景下,导演仍然在影片中加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将犯罪、悬疑与爱情题材相结合,通过一起犯罪案件串联起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特别是影片最后韩冲与村民对抗的段落,将韩冲与哑姑之间的感情推向高潮。虽然影片的故事本身有一些黑暗的地方存在,但是导演却用一种很干净,很美丽的方式去表达它。就像是电影最后的反转,红霞是为了摆脱腊宏的魔掌而利用韩冲谋杀了腊宏,但我们也可以解读成红霞是为爱顶罪。在这里导演只是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结局,留给观众去想象。 2013年的《喊山》,在结尾中哑姑忽然开口说话了,重新获得了说话能力。而在《喊·山》的结尾中,哑姑站在山顶,朝对面的山头无声呐喊。其实,这种无声的呐喊,比开口说话显得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