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断章取义,不要一味跟风
高山仰止,只因她在艰苦卓绝中日夜兼程,初心未改 最近被推上舆论神坛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引起了包括我以内的许多人的注意。这部电影根据华坪女高校长、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张桂梅校长是如何“手握糟糕的牌,却打出生命的强大”的。对于这部电影网络上评论众说纷纭,有极力称赞演员海清真实还原张老师形象的,也有贬低剧组只为盈利而脱离实际,不顾张老师本人想法的。 我发表这则长评,是想反驳那些吐槽剧组的人,说明一下剧组并没有各位想象的那么无耻。首先,该电影主人公张桂梅的饰演者海清成为了由人民日报赞助的《环球人物》杂志的封面人物,并且杂志中也详细地介绍了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及演员们的辛苦付出。可见,这部电影是受到了官方的认可。其次,该电影并不是剧组为了跟风,蹭热度,一时兴起所拍。环球人物记者在专访时海清说过,早在201*年,海清主创团队就想拍张桂梅老师的故事。 “为什么会想到拍这样一部电影呢?首先是对张桂梅由衷地感到敬佩:生活好像给她了一幅特别糟糕的牌,人生的颠沛、身体的病痛……很多人也许会摔牌认输,但她没有,她自己就是生活和命运里的强者。其次是感动:她的逆风而行,不仅救赎了自己,更改变了2200多名女孩的命运。更长远地说,这些女孩会改变更多女孩、男孩的人生。最后,海青团队是希望能够做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我本是高山》”海清说道。 在拍电影之前,海清团队在2020年的夏天奔赴云南,“寻找”张桂梅。当海清第一眼看到站在门口等候的张老师,就莫名感到亲切。在经历了一天的深入交流后,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那是我们的初见,但仿佛已经认识了许久”海清说道。电影开拍时,海清和剧组又去拜访张老师。张老师看到剧照时说还真有点像,这使海清有了很大成就感。临走时张校长突然叫到:“快走吧,张桂梅!”可见,这不仅是张校长对海清的认可,也是对剧组的认可。 以上部分摘编自《环球人物》中海清在接受采访的内容。接下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以及观众态度的看法。 1.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关乎命运,难道不该悬梁刺股地学?为什么电影里会出现女生逃课泡网吧的画面? 华坪女高刚创办时,学校招生无任何门槛,只要家庭困难,想读书,就能入学。这也使得学生们刚入学时各方面素养普遍低下,甚至是不想学,习惯散漫。“三天两头逃课去街上闲逛,吃吃喝喝两三天花光一个月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采访期间张老师的这句话说明了了电影里学生刚到学校时逛街、泡网吧的原因。 2.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在无形中支持张桂梅办学的应是党的坚定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为什么电影中每次受挫,张桂梅都会想到去世的丈夫?反倒让观众觉得办学仅仅是为了完成丈夫遗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十三岁的张桂梅遇到了自己的爱人,的确来说是自己的勇士——为了和张桂梅在一起,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忍痛做了眼球复位手术的董玉汉。女方也因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他作为陪伴终生的人。两人相互陪伴,一同为祖国伟大事业奋斗终生。他们的深厚感情不言而喻。199*年丈夫董玉汉的去世给张桂梅留下了巨大的创伤。电影中桂梅总会想起丈夫,一方面是对丈夫的思念,另一方面是继承丈夫的教育事业。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那导演编剧把党放在了哪里?难道她办学就是为了丈夫?我们回顾一下,每次办学受挫,或者是个人感情发生重大变化时,张老师都会想到自己的丈夫,摘掉眼镜或是依偎在丈夫怀里,或是寻求慰藉,这说明了丈夫是她的精神寄托。但当张老师组织学生爬山看日出因太累而晕倒时,她一如既往梦到了丈夫,可与之前不同的是,在两人将要握住手一起到天堂团聚时,张老师却选择了身后等待她醒来的学生们。这暗示着张老师最终的精神寄托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学生。从依靠于丈夫的安慰和鼓励到在生死时刻回应学生们的呼唤,选择与学生们共度时艰,这不仅是张老师的释然,也是她的蜕变。喷丈夫的观众可能是没有将情节联系起来,所以就只看到了张桂梅寻求慰藉的表象,而没有看到表象之下所反映的深层含义。再来说说为什么没有过多说到党。首先我声明一下,本人对党是无任何偏见的。如果我是写剧本的人,我会觉得拍电影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描绘,所以我会更加突出张桂梅在梦境中的软弱与在现实中的坚强二者之间的矛盾,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能够更形象地衬托出老师的伟大。总之,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丈夫,或者是另外一个能够给到张老师足够安全感的“人”来作为精神寄托。接着我们从党的角度分析,如果对党展开来写,是不容易写的,第一要注意言辞,对党的描述不能出现任何瑕疵,不然会产生不良引导。第二,党作为一个党派组织,党的精神只能作为一种宏观层面的动力去给张老师增添信心,而不能像丈夫一样作为个人可以具体细化地,根据办学的各个阶段和张老师不断变化的心理去激励她坚持办学。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画面都是党的光辉形象,每句台词都是为人民服务,怎么能够表现出张桂梅具体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并且,过多的关于党的精神号召必然会使这部电影过于政治化。就好比当代高中生写作文全篇充满了政治学科术语而不是令人陶醉其中的优美词句,对于此种作文,阅卷老师永远不会打出高分。反倒是以丈夫作为受挫时的精神寄托和精神动力,不仅能将对丈夫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能够更深层次地展现出张桂梅的蜕变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智者自然能够看到电影的深度。 电影中并不是丁点没有提到党。如果我们留意细节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枚党章自始至终挂在张桂梅的胸前,电影中间也穿插着张老师带着女孩们在入党誓词面前宣誓的画面,这种细节,我认为是处理个人感情和党的信念问题的最合理方法。最后,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张老师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神,她也有作为正常人都有的个人利益。”只不过与我们不同的是,张老师只把自己的利益藏在心中,把这些利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事情付诸实践。我再留下一个疑问:如果是各位看官在生活中受挫并想寻求精神慰藉时,你们心中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难道不是自己的亲人?或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3.“考出大山又回来教书的女孩子不到一年怀孕生子,后来因公公摔着老公出差为理由要回去照顾孩子。”这条其实可以和下面的女权结合在一起看,主要是因为有人单独把这个人物拎出来怼,那我就根据该人物个人来反驳他的观点。第一,女孩在电影中明确地说过怀孕只是意外,并非有意怀孕。第二,在公公摔着、老公出差的情况下,女老师必定会想着回去照顾孩子,但她还是为了学生们,挺着大肚子上课,并且,刚生完孩子后不久的她就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学校教书。当自己的孩子生病时,她也非常渴望能够回家去照顾孩子,但一想到自己走后女孩们的课就没有人教,请假的念头在她心中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她在学校中埋头苦干,教书育人的身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徘徊,在这之中充斥着无数矛盾,但女老师能够舍弃个人利益转而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实践,更加凸显了以她为代表的广大中国教师的伟大。从电影开始到结束,时时刻刻都在体现着人物的蜕变,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这也是该电影的精华所在。 4. 看了这位观众的怒喷,我想说,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我来给你解释。张桂梅从头到脚二十多种病,肿瘤扩散和骨质疏松使她走路时都能听到自己的骨头嘎吱作响。现实中的张桂梅,确实是一个在生理上苍白无力,病殃殃的人。那么请问,我们如何做才能让一个疾病缠身的人每天打鸡血似的起早贪黑?再来说说电影里张老师的意志力为何会不坚定。最直接的回答就是,张老师她也是人,而不是神,办学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有着数不尽的困难与挑战。她跟我们同样有着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当看到办学无望,学生们不爱学习时,她也想过自己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她也想过放弃。华坪女高的成功绝不是张桂梅一人的成就,而是全体师生共同拼搏所得来的丰硕果实。电影中老师学生们的蜕变成为了张桂梅办学的动力,是积极的,向上的,并不是这位观众口中的“意志不坚定,被老师学生推着走”带有消极,贬义的意味。我们再往深层次想一想,张老师的意志不坚定,在个人利益与办学事业中间徘徊,最终选择后者。是否印证了我上面所说的电影的精华——舍弃个人利益,敢于超越自我,投身伟大事业的崇高精神。 *.最后,我们来说说最引人关注的女权问题。大家的想法可能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电影的主旨。那么现在,我们去仔细想一想,我们传播张桂梅的事迹,是为了弘扬以张桂梅为代表的中国广大人民教师们无私奉献和广大青年学子们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还是单纯为了宣传女性权利?我想各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我的看法是,女性色彩只是这部电影的特征,而不是电影的主旨。假如把张桂梅以及女校的学生都换成男性,我想办学事迹依然会得到支持和传播。简言之,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是男性,而拒绝或停止宣传他们的事迹。 “即使不是在说女权,那也没必要弱化、贬低女性形象吧。”这句话对应的是酗酒母亲和毫无精神气的张老师。张老师为何看着萎靡不振,并且总是幻想到丈夫,我在上文已经解释过。对于为何把酗酒父亲改为母亲这件事,海清也做出了回应。我大概总结了一下:人们只看到了酗酒的母亲,而没有看到这对母子的后续。张老师不仅拯救了女孩,也拯救了母亲。看过电影的都知道,女孩通过高考有了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母亲通过张老师的救赎成为了华坪女高的食堂阿姨。因此,电影的意图还是在体现角色的蜕变过程。人物形象从头到尾的巨大反差,为我们带来了磅礴的精神动力,激励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中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 我们再次回到电影中去,想一想每一位女性角色,她们都是软弱无力的吗?所做一切都是被外力推着走的的吗?其实并不,电影中的每一位女老师,每一位女学生都有着各自立体、丰富、生动的性格,都闪烁着真实的光彩,根本不存在弱化女性、贬低女性的现象。那些痛批电影的评论者,要么是没看过电影,要么是带着叵测的居心去看。种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评论,给这部电影泼了一盆脏水。 我们倡导女权,支持男女平等,但不代表女权就可以异化,更不代表女性地位能够超越男性地位,两者只能是相互平等,相互依存。 我们可以在看过影片后发表合理的,真实的意见,可以去中肯地批评,但如若是那些断章取义,一味跟风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更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