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的票房失利是偶然的吗?
《闯入者》的票房失利不是偶然的,目前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以上座率、明星阵容和商业包装为王,院线都是整齐划一的商业标准。《闯入者》和《速度与激情7》放到一个市场里正面竞争,结局可想而知。文艺片必须有稳定的艺术院线支撑,否则就等于是把一个游泳技术不好的人扔到深水区,救生圈都不给一个,咋整? 在笔者身边和接触到的网友,都有很多人关系影片的排场,但确实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场次去看这部电影。太过稀有的艺术院线让这一类文艺片在市场中几乎无从立足,这不是单一电影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的尴尬。 当201*中国内地市场奋发向前迈进300亿总票房的时候,当这个市场已经很庞大和富足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可以考虑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照顾一下这些文艺片了?不单指国产文艺片,一些引进来的海外文艺片也包括在内,譬如《艺术家》。 直率地说,《闯入者》是一部制作考究的电影,无论是道具、布景、还是对于三线工人的生活表现,种种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举个简单的例子,片中人物的口音,吕中是北京话、石榴是贵州腔的普通话、吕中的老同事则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这个小细节也展现出一种真实的力量,毕竟每个人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口音也是他们的一种标签,特别是在支援三线时期的老工人,来自于上海,但实际大半生都生活在贵州,这样的生活反差需要体现和抓住,才能表现出这部现实电影的真实力量。 其实,这样的细节是制作电影需要达到的普通水准,但现在的很多电影都难以做到这样的细致,从而导致各类商业片以浮夸来作为包装,观众们也喜欢欣赏这一类的爆米花电影。归根结底,文艺片应该存在于市场当中,逐步让观众看到现实生活的样子,但因为缺乏文艺院线的的基础,文艺片进入市场就是泥牛入海,转瞬即逝。当年的《我们天上见》、《三峡好人》、《孔雀》都一再被市场冷落,不是没有文艺青年,而是上映的影院太少太短,喜欢这一类影片的观众无法及时去支持,就此让影片匆匆下线。 对于文艺片,应该有少数文艺院线愿意去支持,譬如北京的当代MOMA影院,能够长期上映一部或者几部文艺片,如果全国多座城市能够多几家这样的影院,文艺片的春天就慢慢来了。 崔汀/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