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向艺术片致敬
《艺术家》绝对是一部一流的佳作,一定会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一定。 历数近几年奥斯卡颁奖季,一些横空出世的黑马,往往更一黑到底,而且往往还能将重要的奖项全都卷走。从《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到《拆弹部队》再到《国王的演讲》,都是横空出世的作品,在出生之前基本上没有收到什么关注,而到了上映,才似被人突然发现,然后就尽显本色,一路黑下去。今年,这样的故事轮到了《艺术家》,而且作为一部法国片,其黑马的成本,比之前几届,显得还要黑一些。 电影作为艺术,也是一种商品,在拍摄之前,就必须要考虑回报,所以,不是什么都可以拍的,或者拍出来也不一定就更剪成导演最初想要的样子。远的不说,像国产的《观音山》,像《最爱》,最后呈现的姿态都不是导演的设想,而《肩上蝶》则直接导致了导演与制片人之间闹掰了。在商品化的大潮中,想要坚持导演的设想,而且能够被贯彻下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艺术家》的横空出世,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拍出来的。一个黑白片,还是无声的默片,这种背离潮流的做派,不是谁想拍就能拍的。首先需要的是导演巨大的勇气,然后需要更为准确的策划,然后就是导演的坚持。名字不为人熟悉的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居然在没有太多人的关照之下,将这部电影拍成了。虽然前面的部分看起来有些闷,但整体而言,全片绝不让人昏昏欲睡,而是深深将人吸引了屏住呼吸将电影看下去,然后又被深深打动。 从故事上来说,这是一部喜剧加爱情的片子,故事并不复杂,但导演精致的手法,还有精准的配乐,将整个故事都弄的很好。大概正因为是法国导演的缘故,他将法国人浪漫的天性充分地吸收进了电影之中,还将那种烂漫的情致发挥到了极致。作为默片,因为无声,所以需要演员在演技上更好地发挥,也需要一点点略微夸张的表达,而这正是法国人的长项。所以,虽然讲得还是美国好莱坞的故事,但因为法国导演与法国主演完美的演绎,正好将默片的精髓发挥了出来。 电影讲述的是1930年前后,美国经济经受大萧条的冲击,导致了美国社会经历了众多的悲喜剧,《艺术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而且那个时候,因为电影技术的发展,旧时的默片正因为收录机的出现,被有声电影大范围的取代。这本是娱乐业的大发展,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从业者来说,却自有苦乐备尝。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一些前浪被拍到沙滩上,作为男主角的乔治就是这样的一个默片时代的英雄,因为拒绝有声电影,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终于成为了失败者。而被他带进娱乐之门的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子佩佩,则因为搭上了有声电影的时代列车,一跃走红,成为后起的成功者。而佩佩对于乔治的念念不忘,又促使她去救助已经落魄了的乔治,最终两人有情人总成眷属。 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直白,如果按照目前电影技术的发展,拍成3D或者IMAX之类,或许都不会太过于出彩,因为在好莱坞这样的好片已经有了很多了。但被巧妙地拍成黑白默片,反倒是成全了它的成色,显得古意盎然,像极了一个雅致精美的物件,值得人再三玩味。相信,那些不相信电影是艺术的人,看完之后,一定会承认,就这就是艺术,而且是伟大的艺术。不同的玩味,有不同的情趣,放松心态去这样的电影,真的是一种绝美的享受,会被其中的搞笑桥段撩拨的莞尔一笑,又被其中爱情的真挚感动的不能自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