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聆听洗涤心灵
文/满囤儿 我们总强调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也经常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便是嗅觉和听觉都比视觉灵敏许多许多的狗狗,在判断前方走来的究竟是不是主人时,最终判断也还要依靠视觉。我们过于依赖视觉,反而让我们产生了局限性。《照见》这部影片就是要让我们重新审视视觉的。我们会发现,脱离了视觉是多么的可怕,是多么轻易就划入了崩溃的深渊。此时,听觉成了我们首先会依靠的,随后我们发现,聆听原来比凝视更适宜去洗涤心灵。 千百年来,历史上有过无数的高僧,撰写过无数的著名经卷。可是,只靠用眼睛去看、去阅读,就能知晓其中的真意吗?显然不是。世界上任何一门宗教的修习者,都不能回避一种修行,那就是吟诵和聆听。看经卷是一码事,听高僧活佛现场讲解经卷是另一码事。往往读书万遍,还不如听人讲解一句。可见在探知人世真理的路上,听觉远比视觉可靠。世间有太多的视觉假象,可是听觉假象却少之又少。 作为来自藏区的转世活佛,本片导演第九世乔美仁波切,能够想到拍一部电影,的确超出了他的职责范畴。毕竟如我所说,在传教上,听觉显得比视觉要高效得多。可是他有他的想法,他希望用电影这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渠道,让观众体会视觉表象下的深层触动。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照见、观照自己的内心,从而去除一切疾病和痛苦。《心经》有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既然本片承载着导演特殊的诉求,那么在表现形式上自然也体现出了独特性。比如导演和摄影师卢晟商议后,竟然通片全部使用了单一的*0头。本来这部电影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就多,再加上统一的镜头,使得客观性大大增强。可能活佛天生就是这样理性、冷静地观察着整个世界吧。《照见》也是如此理性、冷静地记录着片中人物的情绪。更为任性的是,本片中还多次加入了长时间的黑屏,强行让观众坠入了盲童的世界中。观众看着黑黑的银幕,听着极为普通的环境音,心中升起的焦躁情绪,比片中丢了孩子的母亲不遑多让。 听觉依然是本片与观众互动的最重要渠道。不过乔美仁波切并没有刻意在台词中加入说教的成分。他没有去评判或分析盲童的行为、母亲的行为,以及教练的行为。演员情绪带入后所发出的低吼、尖叫、大喊,与台词有着同样的信息传递功能。尤其是王柠饰演的母亲在公交停车场里蒙眼行走的段落,整个意象犹如一个迷宫一般。负责本片音乐部分的王珏采用了简单、明晰却高重复性的配乐,让影片后期大量的意象镜头有了一种宗教仪式的效果。见面会时,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电影听着听着就哭了。我觉得他们不一定是被故事、表演、画面等这些具象的事物所打动的,而是因为通过本片,真正聆听到了洗涤心灵的梵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