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灾难片的形状
和《逃出生天》题材撞车,没有转制3D,听起来和市场很不友好,《救火英雄》有股近乎笨拙的固执劲。但这不是一部呆笨的电影,它很聪明,在一些方面甚至聪明过头。 导演郭子健像《打擂台》一样又扯上情怀大旗,召集许多老演员客串,还大喊“香港精神”的口号;港陆合作,香港精神与内地因子杂交,港式制作嫁接好莱坞气质,和《风暴》、《寒战》一样学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兄弟三人情谊的设置,张彻、吴宇森等导演非常钟爱,陈木胜刚用《扫毒》来了一次“昨日重现”;灾难片做出惊悚鬼片范,固有类型的棱角与框架被打破、重构,重塑了一次灾难电影的形状。整体上,味道有点儿怪但不难看。一堆看起来并不搭调的元素,经调剂师郭子健搅拌之后,生成一部颇有魅力的混血作品,没变成实验失败的杂交怪胎。 邵音音已成郭子健电影的常配零件,是他港片情怀的符号,这次还有廖启智、刘伟强、成龙等客串,泰迪罗宾参与配乐。而电影不像《打擂台》那样为暮色涂抹阳刚气,不再赤裸裸地向港片情怀献祭,它惦记过去,也向过往取经,但更着眼现在,更朝气蓬勃,不是老气横秋的架势。《逃出生天》、《扫毒》用的是古天乐、刘青云等中生代港星,《救火英雄》用任达华搭配谢霆锋、余文乐、安志杰,面相上更青春。 火灾片一般突出“火”,影片拿“烟”做文章,开篇就做隆重科普。浓烟相当于火中怪物,与人中心魔一样,由此衍生鬼片特质。这是意料中的意外,周星驰与郭子健联合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其中的重口味恐怖成分,就来自郭子健。类似弃火重烟的策略,电影将人物关系上升到和灾难一样重要的位置。三人的情感纠葛有条不紊地推进,至谢霆锋以英雄悲剧收场达到顶峰,有细致情节铺垫和相对克制的先抑后扬,高潮部分的热血抒情很有效。该片证明了一点,荷尔蒙爆棚的兄弟情义,不只存在于枪声和江湖中,在披着消防主旋律外衣的浓烟大火中,一样可以迸发。 火灾发生在发电厂,引发香港陷入黑暗。供电系统是港陆合作模式,救灾也是一样,影片主打港产水印,但在由市场决定的合拍制作中,不能没有内地元素,导演顺势掺点社会隐喻。上世纪九〇、九七左右的港片,内地人一概狰狞恐怖,港人的恐惧不言而喻;现在,态度变得复杂,抗拒、矛盾、合作,关系很纠结。黑暗景观与社会批判,这是和诺兰电影在内容方面的相近;在技巧和气质上,电影也做了照猫画虎的尝试,陷入黑暗的城市和可怕的堵车场面,配着悲壮的史诗感配乐,有种《蝙蝠侠:黑暗骑士》即视感。 旁白和慢镜不少,大部分的旁白(胡军除外),和港式江湖片的独白很像,“每个人……”、“在这世界上……”,核心逻辑一般是人和世界的关系、一个人的命运、当人遭遇命运时的感触。谈不上精妙,但只要不多到令人厌烦,会是有效的抒情和调剂手段。慢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慢镜大师王家卫,掺入恐怖元素,又不时放慢镜头抒情,郭子健的技艺没让胆大变成一出笑话。而精神源头过多,难免显乱,这是他聪明过头的地方。 《救火英雄》不是纯粹港片,如果以黄金年代定义港片的话。它是新港片,以旧港片为基点,学习各家之长。以结果而论,它做得不错,火灾场面等技术环节合格;情节推进、叙述细节和人物刻画均在水准线以上,如谢霆锋、安志杰从造就灾难到自我赎罪的处理,纸飞机等道具兼具叙事和抒情功能;相当细腻而不失硬朗的情义,在社会趣味趋于中性、利益至上情义退后的当下,并不多见。华语电影里不忘“情义”二字的,基本上只剩香港导演了,《扫毒》大肆喷洒男性气概却不时发“软”,让几个爷们哭了好几场,《救火英雄》没有琼瑶式戏份。 如果对身份的纯粹性不是特别介意,如果没因《逃出天生》丧失对火灾片的观看欲望,如果讨厌各种伪3D,《救火英雄》值得点赞并向小伙伴们奔走相告、动员支持。【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