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影评——喜剧糖衣下的酸涩
《钢的琴》是一部非常细腻的影片,很平实的讲述了小人物的故事,又从平凡的故事中表现出了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除了情节,从画面,色调及配乐各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导演的用心。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讲的是一位即将离异的男人,为了将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因无条件购买钢琴而想尽办法动用一切人脉为女儿造了一架钢的琴,故事切合主题,演员也很出色,表演的自然又接地气。 王千源是我认为表演功底非常扎实的男演员之一,在演技上很有灵性,对角色的塑造力强,陈桂林这个骨子很硬气却实则有些窝囊的父亲形象,被他演的入木三分。 好面子、仗义、率直、心眼儿好,大男子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的男人的特性,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个时候,谈什么都好,就是别提借钱,借钱难的现象影片里讲述的非常真实。兜很大的圈子,甚至往里塔钱就是为了借点钱,有时候搭了钱还有可能借不到。而像陈桂林这样心软或者说心眼好的人在真有可能借钱给自己的人面前,又开不了口,也正是因为那个时候谁的生活也没比谁好多少。 困难时不离不弃跟着自己,关键时把不多的钱拿给自己的,不是亲人就是真爱了。说到真爱也就不得不提到饰演淑娴的秦海璐。淑娴和陈桂林的关系,按照北京话讲叫傍家儿。秦海璐将一个着装时尚,性格爽朗,对感情执着的可爱又有几分可怜的女人,成功塑造在观者面前,这部影片也因为有她的存在而更出彩儿。 如果说陈桂林借钱为女儿买钢琴,不成功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逼利诱的想尽办法找人为女儿造钢琴是因为亲情;淑娴死心塌地跟着陈桂林是源自爱情;那么,最后跟着陈桂林开启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造钢琴任务的一众大老爷们儿,就或多或少的有那么些友情因素在里面了。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那个时候的人还是相对简单些的,人一辈子也应该有那么几个关键时候为自己两肋插刀的交心的朋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就算自己过得不好,也希望兄弟能过得好,这是一种复杂的,又有些苦涩和温暖的感觉。 影片以喜剧的形式,从演员的表演、配乐、到复古的色调,都浅浅的侵染了一抹心酸。甚至那精神的象征——两个烟囱,最后也被无情地炸掉了。 很多画面的存在感强,都有想要表达的意思,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如在想要放弃造钢琴后,陈桂林再一次与前妻见面谈到女儿的抚养权问题,俩人所处的背景厂房,一半完整一半破烂,是俩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写照。 陈桂林叼着烟在大雪中弹钢琴的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缓缓飘落的雪花与袅袅升起的烟雾无声的融合与碰触,以一种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落寞、失望、且充满了酸楚。 陈桂林在发现淑娴屋里有人,气愤的离开,隔几步点燃一个爆竹,爆破声也恰当的从另一面将他的情绪释放出来,而这种暴躁的情绪在隔天见到了当事人的时候有了一个彻底的宣泄与爆发。 电影《钢的琴》在薄薄的一层喜剧糖衣的包裹下,里面透着小人物生活的点滴与心酸,凡事苦中有乐,也许这也是没有明确给出结局的原因,享受的是兄弟们一起制造钢琴的过程,重要的是父母为了孩子的那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