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碾压《万万没想到》,是“制片人中心制”的胜利

大米有文化level-icon
发布于  

陈思诚导演的电影《唐人街探案》在贺岁档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超越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北京爱情故事》。纵观整部电影,电影前半部分主打喜剧,后半部分主打悬疑,悬疑部分虽然略显拖沓,但是至少在逻辑上没硬伤。整体来说堪称一部佳作。而同样是喜剧题材的《万万没想到》则完全就是五毛特效,一分剧情,看完气得奶子都疼。


今天我们就拿《唐人街探案》和《万万没想到》这两部电影作为引子展开论述,探讨一下关于“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两种模式的优劣。首先让我们用一句话来简单介绍一下两种模式:“制片人中心制”是属于一个团队的,“导演中心制”是属于一名导演的。在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里,基本都是“制片人中心制”,而国产电影特别是早期基本都是“导演中心制”。但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制片人中心制”模式也越来越多的出现,而且用票房证明了它的优越性。


(“制片人中心制“结构图)

 

(“导演中心制“结构图)

 

而在这两种制度之间还有一种以香港为代表的“电影监制制度“,特别是一些香港大牌导演都曾当过监制。这种制度有点类似师徒“传帮带”的作用,最近这钟监制制度在内地也比较流行。譬如最近冯小刚就监制了两位年轻导演的电影《命中注定》和《坏蛋必须死》,而周迅监制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滕华涛则监制了女作家落落导演的《剩者为王》,但是这几部电影的整体质量都不理想,基本上监制制度在内地就是一个挂名而已,这些监制们并没有真正起到他们应该起到的“传帮带”的作用。


一、《唐人街探案》完胜《万万没想到》证明“制片人中心制”的优越性


《万万没想到》作为一部10亿以上体量的中国第一网剧IP电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最终却仅仅收获3亿多的票房,被人骂的一塌糊涂,这证明了“导演中心制”的彻底失败。导演易小星在完全缺乏对院线电影把控能力的情况下,冒然成为整个项目的主导,从导演、编剧到出演角色,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个团队中的不管是两位更草根的制片人还是监制黄建新以及艺术指导韩寒则基本属于挂名拿劳务费的。而我们看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却请来了陈祉希作为制片人。陈祉希是制作过《泰囧》、《煎饼侠》的内地金牌制作人,他们的组合为电影的整体质量提供了保障。


陈思诚作为中戏毕业而且还导演过《北京爱情故事》取得过不错票房成绩的导演,都需要一个重要的制片人的保驾护航,而作为网剧导演出身的易小星却自持过高,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就是专业团队对草台班子的胜利,网剧的制作成本和试错成本都很低,你可以随便玩,而院线却是寸金寸土,一失足成千古恨。

 

二、“制片人中心制“在中国的成功案例

因为一些历史的原因中国内地一直实行的是“导演中心制”,但是自从1997年中国电影进入到商业化运作之后,还是有不少的“制片人中心制”的成功案例偶尔出现。


譬如张艺谋和张伟平的合作,如今二张虽然已经分道扬镳而且一度闹得剑拔弩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二张的合作正是因为张伟平的强势不讲理,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制片人中心制”。在张艺谋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史诗级大片《英雄》过程中就体现了这样的特质。《英雄》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划时代的“大片“,首先得益于《捉妖记》的出品人香港商人江志强的指点,正是在他的建议下《英雄》才组成了当时的超豪华“卡司阵容”,而张伟平和江志强作为制片人几乎主导了整部电影的运作,可以说是两位制片人的运作以及张艺谋的才华引领中国进入“大片时代”。


同样是张伟平和江志强作为制片人张艺谋导演的另外一部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电影马上就要开拍的时候张伟平从市场角度考虑,强势引入了周杰伦,导致整个剧本不得不重新编写。张伟平的蛮横让张艺谋很不爽,这就是“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冲突。如今张艺谋正在导演好莱坞的巨制《长城》,不知道在这种严格的好莱坞工业体系下,老谋子是否会怀念曾经二张合作时的“美好时代”。


今年贺岁档的大黑马《老炮儿》,它的票房爆发除了导演管虎和主演冯小刚的精彩演绎和电影本身的话题性之外,恐怕还离不开华谊兄弟强势主导加入了吴亦凡和李易峰,特别是李易峰出演冯小刚的“儿子“一角,如果让导演来决定,估计没有一个导演会让他出演这么一个京味十足的“儿子“,这不符合艺术逻辑,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硬伤之一,但是他符合商业逻辑。华谊塞进一个李易峰比当年张伟平塞进一个周杰伦更不靠谱,但是市场证明这种”妥协“是值得的。《老炮儿》应该说是”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很好的一个结合。


过去的2015年是中国电影大发展的一年,我们看到很多电影都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双丰收,在超过十亿的票房电影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制片人主导的影子。像票房冠军《捉妖记》的制片人还是商人江志强,而制造了“自来水“现象的《大圣归来》基本上是金融界出身的出品人路伟主导的,制片人则是横店影业的总经理刘志江。《煎饼侠》的制片人是陈祉希,《夏洛特烦恼》的制片人是开心麻花的老板刘洪涛。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例外就是徐峥的《港囧》,徐峥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集制片人、导演、演员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只能说很难得。就算是徐峥这样的天才,有陈祉希作为制片人的《泰囧》就比《港囧》无论从口碑还是票房上(相对值)都要好。如果从整个投资角度考虑,《泰囧》是要完胜《港囧》的。


《左耳》是光线艺人总监孙永焕第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电影最终取得了近5亿的票房,孙永焕很好的把控了导演苏有朋和编剧饶雪漫之间的艺术分歧,最终成就了这么一部三流卡司阵容的高质量电影。


制片人站在市场的角度去左右电影总是给人以不好的印象,曾经的张伟平基本上就是扮演了这样一个“门外的野蛮人”的角色,但是如果没有这样一位“门外的野蛮人“,一味地让导演去自由发挥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对投资人来说就是个噩梦。下面我们就看一些导演主导下失败的案例。

   

三、“导演中心制“下的失败案例

导演主导下的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前面说过像徐峥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毕竟是少数,很多导演主导下往往会让一部电影走上“邪路“。这种邪路有的是导演刻意的,有的是导演无心的。总之他或者给投资者造成了一种投资灾难,或者给观众造成了观影灾难,或者两肋都插了一刀。


一般“导演中心制“主导下的电影,导演往往都比较大牌,导致制片人处于弱势地位。这里面最有名的莫过姜文的《一步之遥》,制作成本高达3亿,以姜文的江湖地位在业界估计没有哪个制片人能降服得了,所以他可以“恣意妄为“,他既能拍把人看蒙圈的《当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也可以拍《让子弹飞》这样的市场良好反应的电影,这种无人能降得住的天马行空的大牌导演除非自己想明白了,否则他就像没戴紧箍咒的孙悟空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蟠桃会上整出什么”幺蛾子“。


另外一个就是陈凯歌,当年在他老爹和一帮文化人的帮助下凭借《霸王别姬》一举成名,从此以后,从此以后制片人慢慢换成了他的夫人陈红,这基本是一个形同虚设的职位。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拍像《和你在一起》这样不需要太多制片人工作的小成本电影陈凯歌还能游刃有余,一旦进入到需要协调各种元素的商业电影领域就会生产出像《无极》这样“奇葩“以及不知道在想说啥的《道士下山》。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正在上映的由土豆前创始人王微导演、编剧的动画片《小门神》,这部动画片无论从制作水准还是投资都要远远超过《大圣归来》,但是票房却不到一亿,只有《大圣归来》的十分之一,除去一些市场偶然的成分,我们也可以看到“导演中心制“产生的问题。导演兼编剧是不差钱的互联网大土豪王微,这都不是“导演中心制”了,这是”导演独裁制“。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在:题材上理想主义,投资上不惜血本,故事上情怀过剩,剧情上线索复杂,最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部小孩看不懂,大人看着累的贺岁动画片。它满足了导演的私人精神诉求,但是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


搞互联网的总是喜欢讲”情怀“,就跟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一样,对于罗永浩孜孜不倦的炫耀的某些”情怀“,不是因为别人想不到,而是其他人知道这些“情怀”不符合商业逻辑,装逼可以但并不实用,他们得为投资人负责。

 

四、“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的优劣

在正常的商业体系里,制片人可能更多的是对项目整体负责,他会注重项目的利益最大化;而导演则更注重电影的艺术性,他更注重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两者应该说各有优劣,如果在一个商业电影体系之下,那就应该以制片人为中心,如果是独立电影则导演为中心比较合适。


就目前中国的体系里,导演中心制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譬如一般来说导演是雇佣制,除了片酬之外项目的其他分红不多,所以导致他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会考虑太多成本的控制,他会更多的考虑电影的艺术性以及个人情绪的宣泄。这就导致风险加大。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在“导演中心制“的模式之下导演为了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编剧往往就成了牺牲品,被严重边缘化,很多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几乎都是一人。而如果制片人主导下的电影,他会平衡各个工种利益关系,而编剧的重要性则会得到重视,不会轻易被导演夺权,也就不会出现像《万万没想到》这样”狗血“剧情的电影。编剧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的重要性就得到了比较公正的体现


最后需要想说的是,“制片人中心制“是更符合市场逻辑的一种模式。


(本文参考了王义之的《如何看待“制片人中心制” 或促成了电影营销的完整性》,在此表示感谢。)

p2296373251.jpg


唐人街探案
猫眼评分
9.0
类型:喜剧,动作,悬疑
主演:王宝强,刘昊然,陈赫
2015-12-31中国大陆上映
想看
评论(6)
    avatar
    Foxxu
    thumb-up
    挺你,曲高和寡的文艺范儿和商业化的类型片都需要,没有市场的支撑,高冷的文艺也难以生存。同样的是,没有导演个人恣意妄为的空间,一味迎合市场,那么电影的同质化和类型化会越来越严重,就会成为标准化的产物。也就不会有历史长河中各类个人风格鲜明的大师们了。
    成都
    回复
    avatar
    大大大大大米Mi
    thumb-up
    为什么要拿唐人街和万万比?两部电影起点不同主题不同。同是喜剧就要被比成这样?看着长篇大论我也是醉了。
    怀化
    回复
    avatar
    smile860724level-icon
    thumb-up
    两个层次的影片,受众都不一样
    中山
    回复
    avatar
    七姐
    2thumb-up
    演员就是两个档次!和一部网剧走红的导演和演员比,是有多大的优胜感啊!
    德阳
    回复
    avatar
    剑影刀狂level-icon
    thumb-up
    压迫让万万无法通天!
    珠海
    回复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