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是一个礼物”大学哲学教授大卫·戈尔被处以死刑之前,对记者贝茜·布鲁姆说。24小时之后,大卫将被注射毒针死去,同时贝茜找到了案件的真相:大卫是无辜的,他安排了一切假象,好让自己成为一个死刑冤案,以推动死刑的废除。
  • 故事发生在美国德州,基本的背景是:1977年,注射死亡被发明之后,因其与电椅、绞刑和毒气室相比不那么残酷,美国很多州又恢复了死刑——现在50个州中有38个州的刑法中有死刑,尤其在乔治·W·布什任德州州长期间,死刑案犯的数量剧增。
  • 据说,导演艾伦·帕克就是为了反对布什“坚决支持死刑”的态度而拍摄这部电影的。
  • 在故事的最表层,艾伦·帕克通过提供一个生动的死刑冤案,赢得了观众的同情(在这点上几乎有点投机取巧),也阐述了反对死刑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理由:法律是神圣的,但在现实中永远都是“人在审判另一个人”,人的审判注定是有限的,无法完全剔除偶然性的,是会犯错的。这种有限性不是死刑能承受的,因为死刑一旦执行(生命一旦被剥夺)就不可挽回。
  • 正如直接参与法国废除死刑的著名律师罗贝尔·巴丹戴尔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如此尊贵,是不应该被这种或那种偶然性所决定的。偶然性的存在显出了死刑判决的荒谬。“人对人的死刑,其实都是一种‘私刑’,因为上帝的审判属于上帝,但人间的法庭无法满足正义的绝对要求”。
  • 艾伦·帕克用大卫.戈尔的死来彰显人之审判的内在有限性。这一点类似于法国哲学家加缪在《局外人》中,通过一个游离于秩序的“局外人”之被判死刑来彰显秩序和审判之“荒谬”。
  • 在法庭上,“局外人”默尔索在母亲下葬时“竟然不哭”等“不寻常”的生活点滴都被严密地论述成为完整的“罪状”,成为死刑(该死)的依据。而这种严密与完整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已经被审判者的偶然道德偏好所渗透。对于大卫.戈尔,因为他背着“强奸犯”(因为学生的诬陷)的罪名,所以几乎没有人怀疑他杀人的罪状。这种“深信”同样是非理性的。
  • 除了冤案这一点,这部电影值得仔细玩味之处还在于:它对死刑存废所涉及的国家与个人两个层面、两种“死亡观”及其矛盾的思考。这使得它避免成为空洞地肯定人的绝对生命权的道德宣传片,或者像《死囚漫步》那样简单地拥抱充满矛盾的基督教“博爱”教义。
  • 死刑话题近年来在好莱坞也算是相当热门了,《越狱》、《最后生死恋》、 《绿色奇迹》、 《真实罪行》、《死囚之舞》皆有直接关涉。最近更因伊利诺斯州前州长乔治·赖安在他离任的前两天,为其所辖范围内的167名死刑犯减刑而备受争论。
  • 影片原本被视作奥斯卡的有力竞争者,但上映日期最后被推迟到2月,似乎表明这部“政治敏感”的电影让公司有些小心,也不符合奥斯卡的口味。可以说影片在美国市场已基本失宠,前景不乐观。一些人甚至十分反感帕克这位英国人跑到好莱坞对美国的制度指手画脚,影评人还不客气地建议帕克回老家去把才能花在批评同样问题成堆的英国社会上。
  • 在柏林电影节的记者会上,出席的两位主演斯帕西和劳拉·琳尼很自然地被问及对死刑的态度,或许是鉴于争议性,两人出言都颇为谨慎,回避了直接表明立场。斯帕西说:“我觉得问题在于,这真的是一种正义吗?真的是一种惩罚吗?它是否确实起了作用?我是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来拍摄影片的。”
  • 帕克本人是激烈的反死刑者。部分媒体认为此片是对布什总统的批评,他是死刑的强硬支持者。影片中有戈尔与维护死刑的德州政府官员之间的对手戏,此处就被指是影射布什,他可正好是前德州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