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片故事和片名皆来源于《聊斋志异·侠女》,胡金铨酷爱读明史,所以《聊斋》侠女里朝代不明的侠女故事,在这部电影里被改编成了一个明代忠良之后和宦官、落魄书生之间的恩仇故事。
  • 在《侠女》的拍摄中,胡金铨对影像的要求丝毫不得含糊,时常一个动作拍上百十遍。“竹林对决”一场戏,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却足足拍了25天,后期胡金铨又亲自一格一格精剪。这才造就了武侠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场景,就连二十多年后的现代武侠电影《卧虎藏龙》、《十面埋伏》,也以致敬之名巧妙地借鉴了这段戏的意境。
  • 本片摘得第28届戛纳最佳技术和视觉效果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戛纳电影节获奖。
  • 影片1972年公映,但商业状况并没有达到想象中那么火爆,胡金铨武侠电影开始受到质疑。但到了1975年,影片时隔三年之后才不得已参加海外影展,以求外埠商机,不想却获得第28届戛纳影展“最高技术委员会大奖”,自此胡金铨也成为首位获得国际承认的中国电影人。
  • 由于胡金铨的严厉,徐枫在听说被选为本片的女一号之后害怕多过开心,电影拍了四年,第一年都在挨骂。
  • 拍摄时徐枫的站位或走位总是出问题,胡金铨会急的直接上去用手扯着徐枫的戏服把她拽到正确位置。
  • 由于电影片厂的签约演员是领月薪的,所有演员在拍摄现场还要帮忙技术工作,譬如石隽在导演组当助理、白鹰在灯光组管理器材、徐枫被派至道具组,专门负责制造烟雾效果。
  • 片中慧圆高僧流金血后自带“佛光”的戏,胡金铨真的足足等了7天才等到太阳正好在那个演员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