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冲击奥斯卡,本片在北美将于2010年11月26日开始点映,而在英国的正式公映时间是2011年1月7日。
  • 科林·费斯是本片在筹拍期间第一位确定下来的主角。
  • 影片在英国王太后(也就是乔治六世的妻子)2002年逝世后获准拿到罗格的日记等资料,并开始筹备拍摄。
  • 影片因为粗口等情节(F*ck约11次,还有sh**,bastard, tits,bugger等粗口)被定为R级,这让主演汤姆·霍伯非常不满。
  • 影片最后,国王被告知演讲大约需要九分钟。其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影片中,演讲都只进行了五分钟左右。
  • 跟片中的乔治六世一样,编剧大卫·塞德勒也曾是口吃病患者,他小时候就读过乔治六世的故事。
  • 影片一开头,伯蒂面临第一次发表公众演讲的压力。为了加剧这种压力,演讲的场地被设定为一个露天运动场,这使得伯蒂异常紧张,面对公众彻底失语。历史上,伯蒂也遭遇过这样的尴尬,那是在1925年英联邦运动会的时候。但在电影中,编剧把时间轴往后拉了10年,即1935年,爱德华八世继位前不久。
  • 历史上,伯蒂选择自己的王室封号为“乔治”,是为了表达对父亲乔治五世的尊重,而不像电影里丘吉尔说的那样,是因为艾伯特这个名字“太德国”。
  • 坎特伯雷教堂大主教揭露出罗格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而事实上,罗格拥有行医执照,从未谎报过自己的资格。
  • 影片开头,播音室中的照明设备是荧光灯(日光灯)。荧光灯是193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的。而影片中的时间是1935年。
  • 影片最后,国王与医生准备演讲的片段中,房间内的两个钟时间不一样。而且壁炉上的那个时间一直停留在5点50,影片进行的五分钟中没有动。
  • 本片因粗口等情节被定为【R】级,这让导演汤姆·霍伯非常不满。
  • 影片最后,演讲的内容与历史上真实的演讲不一样。影片中的演讲删去了一些部分。而且历史上真实的演讲没有那么长那么多的停顿。
  • 影片最后,演讲的时间应该是晚上六点。而白金汉宫面朝东北方向,从广场上的纪念碑的阴影可以判断,拍摄的时间显然是在上午。因为,纪念碑的东南面被照亮,而面向白金汉宫的西南面则是暗的。